When you believe ——TOEFL备战经验+学习感悟
2015-04-23 10:25
来源:
作者:
107也许不是个绝对的高分,但是对于我来说,可以算是突破了自己的极限了吧。很多同学都很“迷信”“前人”的经验。我觉得每个人的英语基础和学习方法都是不同的,在这里,我把我的学习感悟写下来,希望备战的同学们可以从中找到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东西。
阅读:这算是四个单项里我最擅长的一项了。阅读题有一定的方法技巧,但要想快速、准确地做题,必须掌握两点:1.足够的词汇量;2.理清文章思路。
积累词汇最直接的方法当然是词汇书,我选择了俞敏洪的绿宝(助教推荐)&词以类计(这本对听力尤为有用,稍后介绍)。背单词是件挺枯燥的事,的确是要花时间的,我觉得也没有过多的窍门。不过完全没有必要把一本词汇书背完再去刷题(这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并且很打击自信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记不住单词是因为很少使用它们。做阅读本身也是积累词汇的好方法。做阅读题时我手边都备一本小本子,把文章中遇到的生词,音标,中文整理下来。刚开始会有很多生词,但刷个5套题左右生词就很少了。每一类话题都有些常用词汇,做多了就熟练了。
词汇量够了之后,就可以解决大多数问题了。但像修辞目的题,句子插入题等是考察句间关系的。所以把握文章的逻辑也很重要。在刷TPO的时候,若是遇到很难读懂或是结构不清晰的文章,我都会单独拎出来分析文本。
时间问题上,平均20分钟一篇文章还是比较紧的。所以某些非要读完文章再做题的同学们:强迫症是病,得治!(除非你是超级学霸)最后一道6选3的题看起来有点吓人,但其实那些错误选项基本都是错得很明显的,所以即使没有连贯地读文章也可以很轻松地选出来。因为基础比较好,我是一开始就掐时间做的。建议正确率不高的同学还是慢慢来,先保证对,再慢慢加速。
听力:首先来看看听力的要求——听文章的时候看不到题目,每篇conversation和lecture都只能听一遍,没有修改的机会,10min完成17道题。我承认这是我最惧怕的一项,每次开始做听力都会大脑一片空白。不过托福听力技巧性还是比较强的。如果掌握了出题思路,做起题来就会轻松很多。
Conversation相对来说逻辑性比较弱,时长也短,可以以听为主,不用记太多笔记。并且注意抓住纠结点(学生的问题,教授的回答)。
Lecture则时间较长,但它的优点就在于结构清晰。一篇6分钟的lecture,有效信息可能只有1分钟。理解文章分层,把握考点很重要。托福听力不会考细节,所以文中一些专业知识或是教授举的例子之类的没听懂并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要理解教授每一个层次说了什么,为什么要举例子等。简言之,就是理解老师的讲课方式。
关于听、记哪个更重要,这个因人而异吧。我属于重在记的类型,这就对短时记忆,手速,笔记符号提出了要求。短时记忆通过听写和跟读可以得到有效煅练(我选择的听写材料是SSS,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其他的材料,像VOA,老托听力),手速和笔记就只能靠自己多练了。
欢欢老师说过,刷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通过做题,熟悉出题方式,找出自己的欠缺之处。所以我每做完一套题都会划文本,积累词汇,重听找感觉。直到随便抽一篇lecture,都可以准确地找出所有考点。
考前一个月,我基本保证每天一套TPO的刷题量。TPO刷得差不多了,就把自己做得差的文章拿出来重做(这么做的前提是你要做一个刷题记录表,哪一天做了哪套题,错了多少个),看看是不是还会犯类似的错误。临考前一个星期则是横向刷自己不熟悉的学科话题。这个时候《词以类计》就很有用了。背单词的时候一定要看音标,并且在听的时候回忆这些生词,看自己是不是能快速反应出它们的意思。
口语:口语分独立口语和综合口语。
独立口语最大的问题就是拿到题目不知道该说什么,撑死了也只能说出30秒。刚开始的确需要有老师引导,练习10到20题就可以找到感觉。老师在课上不停地强调details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把topic development做好呢。1.number&name,数字一定是最具体化的,你说“我每天花很长时间锻炼”和“我每天锻炼3个小时以上”哪个更好呢;名字包括人名、地名等等,这些都要自己事先准备好(记得准备高大上一点的,例如男生名用Jack就不太合适,大家可以上网查查英文名背后的含义),这样不仅使内容更具体,也更加真实。2.Use examples,举例子有时候也是需要想象力的。考场上只有15s的准备时间,面对全新的话题,这么短的时间不是用来立场发挥想内容,而是迅速在大脑中过自己曾经练过的可以合并的话题,把万能例子,万能理由挪用过来。这里还有一点提醒大家Task3-6的听力中的一些内容是可以用在Task1.2中的很好的素材。平时练习的时候要注意灵活运用。
与独立口语相反,综合口语的问题可能就是来不及说完了。除了Task5外,综合口语不需要加入太多个人观点,所以在阅读,听力都理解的情况下,组织内容应该不是难事儿。至于压缩时间:一是模板部分要记熟,平时多练练,考试的时候语速可以稍快一些,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不过说模板一定要走心,不然后面展开论述的时候语速突然减慢或卡壳可能会拉低分数);二是抓住听力的重点,不用面面俱到。尽量多使用连词,让语言更加连贯。
不管是独立口语还是综合口语,练习的时候都一定要说出来。最好是用手机录下来,听自己存在的问题,改善语音,语调,语法。直到自己满意并且可以比较好的掌控时间为止。切忌只看sample answer,或者只在心里过模板,否则考场上只会语无伦次!
写作:综合写作还是比较容易的,抓住阅读的Thesis Statement 和 top sentences,有针对性的听听力就可以了。写作的要求是写出听力是如何反驳阅读材料的,所以重点是写出听力中的观点。综合写作也有比较明显的套路,考前一个星期刷个3.4篇即可。
独立写作就相当头疼了(我觉得大多数同学都这么觉得吧)30分钟打300多个字(而且一般来说为了把话题阐述清楚最好写到400+),光打字不思考时间都有点紧了,何况有的时候一个开头就能想10多分钟。我的经验是:托福写作最看重的是逻辑,同学们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自己写不出华丽的开头或是复杂的句型。我的写作基础就不太好,也曾经尝试过写一些好句型或使用一些高极词汇。可是这些在考场上似乎并没有派上用场。既便如此,我还是拿到了good。所以建议那些基础不是很好又想在短时间提升的同学把重点放在文章结构的组织上。
开头我固定采用“社会背景+反方观点+我的观点”的模式,简洁明了。主干部分多采用1+2模式(让步段+直接论证)。主题句不能过于笼统,也不能过于细化,要为后面的话题展开服务。段落结构(这是我通常采用的结构,大家找到自己最擅长的就好):主题句+2到3句道理论证+举例+总结。这样基本可以把一个观点论述清楚,而且三段写下来,字数400+也完全不是问题。举例子的话,和口语一样需要一定的想象力,不必在意自己举的例子有多low。我就总是用my own experience,或者my cousin,my roommate的事迹(大家都懂得),最日常的例子也是最好把握的,只要能把问题解释清楚就行。
在考场上思考的时间确实很少,所以平时要多加练习。可以根据OG上提供的话题写提纲(开头+主题句),当然也要有选择地精写几篇(我写了10多篇,涵盖了六大提型和典型话题,还要感谢Curry老师帮我批改咯)。
关于口语和写作的机经,我觉得大家可以把他们当做很好的训练材料,考前看看可以算是个心理安慰吧,但是切不可过分依赖。
杂七杂八:新托福采用机考,大家一定要提前适应。尤其是阅读和写作:盯着电脑屏幕看一个小时,还是些读不懂的玩意儿是很要命的;练习写作也尽量在台式机上,考场里的键盘可不像笔记本上的那么好使。我的刷题,整理错题,分析文本完全是在电脑上完成的,其实一个月就可以习惯,大家有所准备就好。
考场虽说相对而言比较安静,但还是会有很多干扰因素。比如,我开始做阅读的时候还不断有考生入场,试音,就算戴这耳机也没用。所以平时练习的时候就要训练自己的抗干扰能力。
学术方面的经验就是这么多了,似乎以上说的都和文章标题没什么关系。而现在我想说的,是我从这次考试中收获的最重要的东西,也是我最想感谢新东方的地方。新东方不仅交给我知识和解题技巧,他更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彻底改变了我的态度。坦诚的说,我的英语基础真的不好,中学开始一直就在均分上下飘忽不定。备考前也被灌输了很多类似“托福肯定是要刷分的,一战随便考考罢了”的思想。但是在新东方,每个同学都很拼,每位老师都很认真负责。他们会努力让课堂更加有趣;会在每天高强度的课后给我们鼓励;会在我们提交作业后及时回复并给予我们帮助,会在结课后依然通过邮件耐心解答我的每一个问题。也许对我们来说,只有听说读写四个老师,可是对
有很多事情,做不到,只不过是因为自己没有足够强烈的愿望去完成。希望正在备考的同学们,不仅仅学到我的学习经验,更能对自己多一分自信,对考试多一分认真的态度。
最后的最后,用我喜欢的一句话结尾吧:Men who stand loneliness,
definitely win; Men who enjoy loneliness, completely win.
南京新东方官方微信:南京新东方学校 (微信号:njxdfonline)
最新课程优惠,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400-884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