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国两会知识点:政府工作报告中1万亿特别国债是什么意思
2020-05-23 11:58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
作者:
5月22日上午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特别国债被业内视为“特殊时期的特殊手段”,发行抗疫特别国债也是疫情期间的特殊举措。今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时,指出要发行特别国债。4月17日,政治局会议再度重申,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真正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
不同于一般国债,特别国债是服务于特定政策、支持特定项目需要而发行的国债。特别国债纳入中央财政国债余额管理,在发行时调整国债余额,但其纳入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而不列入财政赤字。特别国债不用经历民间融资这一步骤,其收入与支出同时进行。
据有关业内人士介绍,在特别国债发行流程上,首先需要国务院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增发特别国债,调整年末国债余额限额,然后财政部根据议案决定发行特别国债,并按特定投向使用。
与财政赤字和地方专项债相比,特别国债的使用更加灵活,更有针对性,可起到放大财政政策效果、对症下药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经济压力、稳定经济主体预期。日本、韩国、智利、阿根廷等国家都曾有特别国债发行的案例,主要用于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灾后恢复、金融危机或主权信用危机的对冲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发行过两次特别国债,分别为1998年8月发行期限为30年的2700亿元特别国债,定向用于解决中、农、工、建四大银行资本金不足问题;2007年,为了增强外汇投资管理能力和收紧信贷市场流动性,财政部发行了8期、规模1.55万亿元特别国债,用于注资成立中投公司。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这次发行的特别国债将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报告还提出,将用好抗疫特别国债,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增加防疫救治医疗设施,增加移动实验室,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强化基层卫生防疫。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今年发行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元,“当中一部分要用于相关地区补短板强弱项的投资。最重要的是通过政府的作为,带动社会资本跟进。”财政部部长刘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央财政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的收入,全部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
南京新东方官方微信:南京新东方学校 (微信号:njxdfonline)
最新课程优惠,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400-884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