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道句子改错题看G类考试中国考生的备考误区
2015-03-19 09:57 作者:徐宸 来源: 字号:T|T
“一道题”的见面礼
每次接手一个新的GMAT强化班,为了在上课之初就能很好地掌握所有学员的大致水平,我往往会拿下面这道题作为“见面礼”。在正常的课堂中,我会完整地给学员们计时,在90秒之后我会要求学员举手表态。事实上,每个班的学员中都有将近一半,有时甚至超过一半,的学生败在了这道题上。
大部分学员扫完题干之后,往往根据自己的“语感”进行判断,把正确答案锁定在了前三个选项上面;然后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其实更多的是碰运气,最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错误答案。当被告知正确选项之后,他们开始急于看正确选项和错误选项之间的区别,丝毫没有在意我的提示与总结。而这些也是中国考生在备考GMAT考试中最大的问题——自我意识过于明显。
大部分考生在做题时完全陷入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套路,凡事一直在思考“我应该怎么做”、“这道题我应该怎么选”、“我应该怎么猜”,而全然不顾题目本身的考点设置,也谈不上去思考“考官为什么会出这道题”这样的问题。接下来,我借这道题,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大部分同学的备考误区以及应对方法。
一、单词固然重要,但不必走火入魔
当我们仔细把这道题的五个选项做个比较,不难发现,每个选项中claims的均没有发生变化,而suggest却有多种变化。作为出题人,势必是要求考察学员是否掌握这两个简单词的用法,而这一点是大部分考生不屑的考点。同学们往往会花大力气去背类似于filibuster、oxymoron、apophasis、citrus这种从来不会出题的单词,却忽略了claim、suggest这种核心词的考法。
我们言归正传再来看看这两个单词。如果claims真的如大部分同学判断的一样,在题目中充当谓语的成分,那倒推一下,这句话的主语势必是单数。我们仔细看一下这句话的未划线部分,出现了一个并列结构:a surge in new home sales and a drop in unemployment。即便每位同学的英语水平都是高中程度,都能判断出来有两个核心名词在并列:a surge and a drop。所以不管怎么样,claims在这道题目中一定不是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一定是名词的复数形式,而至于是什么意思,暂时可以不用管。如果claims这个词在题目中就是名词,那suggest一定是这句话的谓语动词,所以这句话简化之后的版本就应该是a surge and a drop suggest that,主谓、时态等各方面都是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只能在A和C中选择。
这个时候我们再汇过来看看这两个单词的考法。claim这个词作名词,表示“(根据权利而提出的)要求;索赔”;带入这道题目的语境,前半句话的意思是“每周新房屋销售数量的增加以及每周失业索赔的下降”,语意的表达是完整的。而suggest这个词作动词,表示“表明”,把前半部分完整地连起来,意思是“每周新房屋销售数量的增加以及每周失业索赔的下降表明了……”。
正如我在课上给学员反复强调地一样,这个考试虽然属于国外考试范畴中难度较大的一个,但它的考试重心一定不在单词的考察上。事实上,同学们在实际备考时,完全不用搭理一些特别生僻古怪的词汇,即便遇到了,混个眼熟,大概知道是什么词性、大概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而大力气要花在类似于claims这类的商业英语词汇上。比如同学们只知道project作名词表示“工程、项目”,却不知道曾经在语法题中考察过动词含义“暗示表明”。再比如同学们知道patent作名词表示“专利”,却不知道曾经在阅读文章中作为形容词出现,表示“透明”的含义。所以那些打算通过“背单词扩大词汇量”来通过这个考试的同学,现在打住还来得及,回头是岸。
二、中文不强调时态,英文中每用必错
即便部分同学能够很确定排除B、D、E这三个错误选项,但在面对A和C的时候依旧无法下手。当被告知这两个选项只是时态上有所差异时,大部分同学又陷入了沉思:中文中不强调语法,而两个选项翻译成中文意思又都是一样的,根本无从判断。
这也是我们这么多年英语学习的悲剧:辛辛苦苦学了七八年英语,却无法熟练区分时态的标志词及使用标准。我们仔细来看一下两个选项:A选项使用了thought,C选项使用了have thought,两个选项最大的区别就是现在时态还是过去时态。如果这个题目放在高中阶段,中学英语老师就会开始念叨两个时态的定义:“在英语中,描述过去动作需要使用一般过去时;如果动作发生在过去并且对现在产生影响,或者动作发生了且延续了一段时间,需要使用现在完成时”。当我们顺利地把这两句定义背诵完毕,可能已经花费了两分钟;再花两分钟区分一下选项的差别,在这道题目上,我们已经耗费了将近五分钟,非常不值得。
而再回顾一下中学英语教学,我们依稀记得老师们曾经给我们介绍过时态的标志词。这道题目中出现了previously这个词,现在又回到了刚才第一大点中提到的问题,这种核心的、基本的、必背的词汇在考试中扮演了极大的作用。previously这个词作副词表示“过去、先前、之前”,是一个明确的过去时态,本题轻松得出正确选项A。而用这个问题又一次告诉每位考生,在实际考试时,每道句子改错题的答题时间应当控制在一分钟左右,水平较好的同学完全可以控制在45秒以内。而遇到时态这种考点时,为了节省答题时间,一定不是从定义下手,一定是去题目中寻找明显的时间标志词,或者寻找题目中已经给出的动词时态。所以曾经在课上,我调侃地说过,这个考试根本不太愿意考察大家的语法和词汇的掌握,更多地反倒是在考察大家的观察力,是否能及时、敏锐地找到线索倒推答案。
三、刷遍世间万道题,不如研读一道题
从中考开始,大部分的中国考生就开始疯狂迷恋并追捧“题海战术”,坚定不移地相信:做完整本完,刷完整套题,分数一定会有提高。说起来也好笑,哲学中真的有这样的解释,量变会带来质变,有了大量的积累,的确会在质量上有所体现;可这一次,中国考生又头也不回地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仔细想来,我们做题的目的是为了拿到一个合适的分数进而通过这个考试。而中国考生的刷题是一种无限死循环:做错一题,再来一题;做错一本,再换一本;做错一套,再找一套。事实上,某道题目的做错是由多个原因引起的,比如上面的这道例题,很有可能是因为不知道单词的考法,也有可能是因为无法判断从句的使用标准,亦有可能是不清楚时态的判断。而大部分考生在备考时,发现错题后,只会大概看一下正确答案的长相,分析一下错误答案的原因,就急于去做下一题,从来不去考虑考官出题的意图,也不去考虑题目余下的考点。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准备考试的话,势必是做一题错一题,刷一本错一本。
而比较明智的做法应该是仔细研读官方指南(Official Guide),保证每道题目尽量做两遍以上。第一遍计时完成,看看自己做题的步骤是否简洁。第二遍仔细阅读后面的参考答案及解答,看看自己是否掌握了考试命题者指出的考查内容;如果掌握了,看一下解释,下次再注意;如果没有掌握,可以翻阅类似于Manhattan这样的参考书,查漏补缺。
徐宸老师说:
最后我想借用拿破仑的一句话作总结:世界上最悲哀的人应该具有两方面的品质,愚蠢的,勤奋的。我把这句话再进一步具体化:“愚蠢的”意思是选择了一条错误的复习道路,“勤奋的”意思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从这道题目上汲取教训,“遵医嘱”,选择适合一条科学的复习道路。
更多GMAT文章推荐
备考误区 英语教学 英语学习 相关文章导读
- 2016-08-15第一期 • 王宁远——英语,打开我的世界之窗
- 2016-07-20首次赛培吹响号角,译林杯取得开门红
- 2016-05-13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俞敏洪老师空降南京,带来两场精彩励志演讲
- 2016-05-092016首场TOEFL Junior颁奖典礼——成绩解析暨未来学习规划讲座圆满成功
- 2016-04-23从南京到耶鲁——南外学生苗芃芃考试心得分享会火爆现场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2699989转5525。